縱貫線全線在1908年4月20日完工通車
舊山線泰安車站啟用於1910年(明治43年)
在1935年(昭和10年)因大地震所損壞
所以目前站體是在1935年以鋼筋水泥所建造
在1998年9月23日舊山線開出最後一班列車後 轉換為新山線,
而舊山線泰安站開始停駛
如果要去舊山線泰安車站
建議搭區間車在新山線泰安站下車
步行過去
所以本文章先從新山線泰安站開始
新山線泰安站
小小的站體
一樣是洗石子牆面
今年2015年全面啟用智慧卡 還有是站長受到太多遊客騷擾 貼公告拜託
售票處
這一年台中市沿線車站多了這個轉乘公車電子看板 不過班次不多就是了
鐵路高架化的下方
有一台柴油電力機車頭展示
編號S302的美援車輛
轉向架
快60歲的年齡
斑駁的引擎散熱室
非常簡單的駕駛室
前擋玻璃
底下還躺兩條小狗
新山線這段是鐵路高架化
從舊山線到新山線泰安站,沿路都可以看到水田 距離大約1.4公里,約走15分鐘
舊泰安車站附近有停車場供停車
停車場對面也有水稻田
有水管造型的花圃-附近有鯉魚潭水庫等自來水設施
舊山線泰安車站前有旅遊導覽地圖
搭公車也可到,但是班次不多
站體水泥外牆是洗石子工法
當時日本建築因為西化影響,可由柱子造型看得出
內裝維持當時的樣子
月台比站體高,進站之後走入地下道
站務室
梁柱與天花板
上月台
這是中島型月台
每年寒暑假,舊山線可能會有復駛活動
從三義到泰安本站為止
往最北邊走
會有涼亭
涼亭旁就是台中線震災復興紀念碑 1935年台灣中部大地震之後所重建的
紀念碑全文
舊山線軌道
鐵路設備
號誌設備
月台遮雨棚的樑柱是以報廢鋼軌所建造
這在基隆車站月台及一些日本JR一些車站都看的到的工法
經歷多次颱風與地震都完好,
安全係數也設計得太高了吧
月台地下道入口
燈
準備出站
站體是很多拍台灣50年代連續劇會來取景的地方
出站口的欄杆設計 在台灣一些舊車站與日本JR一些車站都看的到的造型
廁所
目前已經是台中文化局保存的建築物
車站內候車室
在1998年9月23日舊山線開出最後一班列車後
當年花大錢買金店面的,現在用觀光財補回來
清朝的臺灣鐵路完成台灣新竹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
日本接管台灣之後 臺灣總督府因為軍事需要開始調查興建一條連接臺灣南北的縱貫線鐵路
調查初期決定縱貫線要走山線還是海線時 由於海線會經過許多河川的出海口,
工程難度比較高 又基於軍事考量認為若走海線時,
敵軍一上岸便可迅速控制鐵路交通,便決定採用山線
在1899年至1908年之間 第4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臺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開始新建縱貫線鐵路
後藤新平對台灣建設有非常大的功績 雖然目的是為了日本在台灣往後的統治,所開始的台灣主要基礎建設
後藤新平也提出了有名的「治台三策」
1.臺灣人貪財愛錢,可用利益誘惑
2.臺灣人貪生怕死,得用高壓手段威脅
3.臺灣人非常愛面子,可用虛名攏絡
這段話好像到現在也非常適用
以上分享